广州公益网

标题: 社工图鉴:十年间各地社工的生存足迹与专业作为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志公益    时间: 2018-7-10 10:05
标题: 社工图鉴:十年间各地社工的生存足迹与专业作为
本帖最后由 齐志公益 于 2018-7-10 10:11 编辑

社会工作师,又称社工,在我国尚属“年轻”行业。自2008年我国首次开启社会工作师考试至今的10年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参与到流动人口管理、帮扶留守儿童、救助老弱病残困难群体等方方面面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具正能量的专业作用。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我国持证社工已达28.8万人.

今天,特别推出一组报道,反映十年间各地社工的生存足迹与专业作为,抒发他们的心声与期许,以此推动社工群体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发展壮大。


社工流失大多因为收入原因

“通俗来说,社工针对服务对象的困境,引导并协助他们认识自我、提升能力,让服务对象完成从接受帮助到自助的蜕变,回归正常生活。”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晨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梁骏荣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工作中,感到很多人并不清楚社工和义工的区别。

“其实,社工相较于义工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性。社工开展工作要依靠专业的社工手法和心理学等知识,同时链接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如果说,义工是全科医生,那么社工就是专业程度更高的专科医生。”

正因为社工是一个科学专业的助人职业,梁骏荣充分认同社工的价值,因此他在参与义工服务近10年后投身社工行业,至今已有6年。


倾听让服务对象感受被接纳

2012年8月,广州市全面推广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梁骏荣成为社工的第一步就在这里。他主要服务一些较为困难群体,提升他们应对问题或者困难的能力,以及关注并引导青少年的不同兴趣发展。“譬如链接志愿者、义工等帮忙解决孤寡老人照顾的问题;帮助收入低的人群引导其申请低保,初步的目的是帮助社区里的人都拥有正常生活。”梁骏荣介绍。

“当时,社工算是比较新的行业,外人不理解,说你们聊天就能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吗?”梁骏荣说,来寻求社工帮助的人大多都是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心中或彷徨、或无助等,“我们通常需要在聆听中以同理心进行交流,等服务对象宣泄完后,才能真正谈问题。”

梁骏荣回忆,当时他所服务的社区里有一个确诊的间歇性精神病人陈某,经常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发生矛盾甚至动手打人,让社区工作人员很头疼。

梁骏荣介入后约谈陈某了解到,他一直不能面对自己被确诊为间歇性精神病的现实,更不满母亲当年“强行”把自己送院治疗,总是认为自己如今容易困倦、神经紧张、情绪波动很大等问题是当年药物治疗的后遗症。因此,他总是疑心很重,不肯吃药继续治疗,反而成天怀疑母亲害自己,宁可大晚上出去买东西吃也不吃母亲做的饭,甚至动不动与母亲大打出手。

每每与母亲发生冲突,陈某总喜欢跑来找梁骏荣倾诉。每次约谈,梁骏荣总是先耐心聆听并给予同理的回应。梁骏荣的做法,让陈某有了“被接纳”的舒适感,于是慢慢放下心防。随着约谈次数的增多,陈某找到了缓解情绪的途径,不再动不动就以吵架打人来宣泄,与母亲之间的冲突少了,基本回复原有生活状态。


链接资源帮助失业人员立足

工作中,梁骏荣经常会接到失业人员的求助。“社工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帮他找个工作,而是从资源链接、提升能力入手。”梁骏荣说,社工一般会协助失业人员通过自己的从业经验分析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清楚自己的能力与理想工作之间的差距;同时指引他参加不同的职业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指引他找到求职的媒介,譬如上网、看报纸、去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等;参观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让他明白自己适合的方向,引导服务对象能够找到合适并且能够胜任的理想工作。

在社区探访中,一位30岁出头的男子黄某失业很久,想请社工帮忙找份工作。梁骏荣经过与黄某交谈,发现黄某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梁骏荣首先肯定了黄某“有目标有上进心”,随后分析他现有的技能,并根据黄某的兴趣,梁骏荣陪同他来到劳动就业中心,选择了烹调学校的课程。经过3个月学习,黄某顺利地在一家餐馆找到厨师助手的工作。一个月后的回访中梁骏荣发现,黄某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份工作。就这样,一位失业人员在经过前后半年的跟踪和帮助后,顺利就业。


提高社工社会认识度与作用

当了6年社工的梁骏荣,如今已经算是资深人士。据了解,目前很多机构想要招聘一个有3年以上经验的社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一是社工待遇普遍偏低,二是社会对社工的工作和价值认识不足。”梁骏荣说,人才流失大多是因为收入原因。“目前广州市政府刚刚上调了‘购买社工服务’的指导价格,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社工个人的经济压力。”

梁骏荣说,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社工的服务和作用等并不是太清楚,很多时候甚至连街道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更别说普通群众了。目前,大学纷纷开设了社工专业,可以看到国家对行业发展的重视。“但是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并不是出于对社工专业的认知而填写,而且一些社工专业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等原因不得已调剂而来。”梁骏荣说,真心希望对社工的宣传可以走进校园,让社会、让孩子们清楚社工的作用和价值,培养一些潜在的“种子”。
                  

去行政化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每隔一周,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时代城的居民邵先生,都要来到小区睦邻生活馆二楼的书法室。在这里,他有一个新身份:书法老师,给小区十几个孩子免费上课。

而将书法功底厚实的邵先生与小区爱好书法的孩子联系到一起的,是社工周晨旭。找老师、招学生、排课表、布置场地……周晨旭一手包办,俨然是一个“教导主任”的角色。

“社会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可以是小区兴趣班的‘教导主任’,是居民纠纷的‘和事佬’,也可以是社区草根组织的‘后勤保障’,承接很多社会角色。”周晨旭说。

自2008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开考”以来,一批又一批社工投身于社区管理工作之中,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如今,这些社工的就业状况和环境如何?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为样本,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具备综合能力开展项目管理

周晨旭从事社工有5年多时间,看似不长,其实已算“资深”。她告诉记者,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但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时候,很多老人对她和同事们有些排斥。他们便用自己的行动获取老人们的信任,打开老人的心房,久而久之,关系好到像家人一样。
从排斥到接纳的这一转变,在周晨旭看来,这就是社工的意义。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社工所参与社会事务的层次也丰富起来。周晨旭觉得,以前社工是点对点的解决问题,而现在则是全面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周晨旭参与回迁小区康园小区的社区治理,忙于整合小区资源,从中发展居民骨干,挖掘社区社会组织,发动他们参与社区共治。
“平台型社会组织的社工要具有综合管理能力,高效完成预定目标,让社区、社区群众以及与社区相关方都满意。”周晨旭说。


推行市场化运作养事不养人

方兴社区是合肥市第二个街道级大社区,将原有的“街道—社区—居民”的两级模式改为“社区—居民”一级模式,减少了管理层级,与传统街镇相比,部门精简80%、人员精简70%。

在社区精简机构、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传统街道所承担的繁重任务,则势必要将一部分工作内容以项目化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我们推行‘养事不养人’,将社区治理相关内容打包成项目,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培育居民区草根组织,发掘和培育居民骨干分子,带动居民自治。”方兴社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惠玲说,目前,方兴社区管理队伍中引进了3名社工专业高层次人才,且引进的社会组织的7名驻点人员,也都是专业人才。

为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方兴社区推行去行政化管理。“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树立社工理念很重要。以前部门习惯将任务下派,社工有时候还会承担行政事务。”张惠玲说,但现在行政服务事项上收至大社区,不会安排社工承担行政事务,已经完全去行政化了,加上各个社区党支部书记也都是社工专业“出身”,与社工工作理念相一致,能够让他们更安心、更精心的做好本职工作。

在区级层面,包河区成立了社会组织创新园,先后培育了13家专业社会组织,实施项目25个。值得注意的是,社区购买服务并不是以社区为整体向社会招标,而是以各居民区为基本单位进行,这样有利于增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构建科学机制保障良性互动

虽然社工专业人才不断加入社区治理,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知晓度低、工资待遇不高以及社会工作参与程度有限等困难。

“很多人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有时候我们得打着‘社居委’的旗号开展工作。”周晨旭说,社工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还在发展阶段,薪酬待遇不高,这让很多社工专业的学生选择转行,造成人才资源短缺。

对于这一点,张惠玲也有同感:“很多社会组织属于初创型的,缺乏机构的督导和专业人才力量的支持。政府对社会组织和社工岗位的需求量很大,但很难找到成熟型的合作。”

记者了解到,方兴社区同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作,对社区建设进行研究。中期成果报告显示,目前社会组织主要通过招标方式进驻社区,导致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的成本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区建设的脚步。社会组织尤其是商业机构大多以获得利润为最终目的,将重点放在各种产品的开发上,而社区则是以实现高效社会治理为目标,而非赢利。所以社会组织的产品在社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建设的需求。

报告建议,政府、社区、市场、个人这四大主体的职责分配与协同合作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所以要构建科学的机制,保障四者实现良性互动。在社会、市场、个人力量弱小时,政府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做好对其他力量的引导、培育和激励工作。


社区矫正社工亟需新鲜血液

早上6点30分,叶青起床洗漱,出门坐上6站公交就到了工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倒一杯温水,打开电脑,叶青登录武汉市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平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在线点检,以便一上班就能将全区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向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汇报。叶青是武汉市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中的一员。

2009年,武汉市公开招聘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经过近10年发展,社工已经成为武汉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不同于其他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一直不为公众所熟知。《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以叶青为样本,试图展现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新期待。


社区矫正重要力量

叶青将社区矫正中心比作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沿哨所”。2015年,叶青从基层司法所调入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

“社区服刑人员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之前,要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入矫宣告、签订《自我告诫书》、进行心理评估、接受检察官询问谈话、完成入矫教育。”说起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的日常工作,叶青如数家珍。

每周五,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都会迎来一批新入矫人员。在汉阳区司法局指导下,按照工作流程,叶青摸索出分流报道、分类入矫宣告、分类集中教育等方式,协助将汉阳区社区矫正中心运转得井井有条。

“专职社工承担了社区矫正大部分工作。”叶青认为,不同于司法行政人员,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与服刑人员更加平等,在解决矫正对象问题、恢复其社会功能、促进其顺利回归等方面有着一定优势。

在汉阳区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中,因醉驾被判处2个月以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占比最高。针对这种情况,去年底,叶青摸准醉驾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精心设计了专题警示教育课——观看警示教育片、讲解醉驾危害、相互分享学习心得,对醉驾导致社区服刑的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当时效果非常好,有些社区服刑人员还主动做起了义务宣传员,劝亲友不要酒后驾车。”谈及此事,叶青仍很高兴。


社工力量亟待加强

800元到1940元,这是9年间,叶青到手工资总额的变化。工资虽不高,但叶青的获得感还不错:“每当对他们宣读解矫宣告,看到他们开心地笑,听到他们真诚地感谢,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叶青有时会很忙,这也是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真实工作状态。

官方数据显示,武汉全市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与在矫社区服刑人员的比例为1:98。武汉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人员流失率一度高达40%。

今年,武汉试行由各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统一社会调查评估、统一衔接、统一入(解)矫宣告、统一重点人员管理、统一审批和统一奖惩的“六统一”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而这对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武汉全市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中,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占比1.2%,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占比14.8%,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占比7%。

“社区服刑作为刑罚的一种,是非常严肃的。社区矫正专职社工首先要具备较强责任心,其次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知识。我们现在亟需这样的新鲜血液加入。”叶青说。

对于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流动性大的现实,叶青建议,从工资、晋升空间、归属感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合理评价体系,提高社工收入,打通职业上升渠道,增强职业获得感,从而留住人才。

汉阳区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缓解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压力,该局正在尝试将社区矫正项目外包给社会第三方运作,吸纳更多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为增强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归属感,武汉市司法局还专门开展优秀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评选等系列活动,培育优秀社工典型。叶青曾先后两次被武汉市司法局授予“武汉市优秀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称号。

“社会矫正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时间不长,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管理工作目前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要真正解决社工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完善顶层设计。”前述汉阳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建议。      
  

适当激励增强满足感留住社工
2008年至今,江苏已有8万多个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居全国首位;持证社工已达4.27万,居全国第二,万人拥有持证社工约5.3人。而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社工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社工队伍能否走出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


共建共享共治需要社工

每天早上8时,南京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社工孔静婷都会准时来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接待、撰写报告、现场监督、培训讲座……一番程序走下来,日头已西落。“社工工作多而杂,需要具备各种能力,每天都要撰写报告、写项目书、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等。”孔静婷说。

“社会工作人才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治理与服务的重要任务,对调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下离不开社工人才。”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会长晏翠耀说。

今年6月9至10日,2018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江苏各考点举行,报考人数达到41879人,比去年增加1765人,增幅约4.4%。其中,取得证书的人员已逐步拓展到社区矫正、禁毒戒毒、妇女儿童、青少年事务、卫生、工会等众多领域,社工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要想成为社工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在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报名网站上,《法制日报》记者看到,想要报名成为社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从业年限,其等级分为助理社工、社工(初级、中级)、高级社工。其中,助理和中级资格可通过考试直接获得,高级资格将根据“个人工作年限通过考试+综合评审”的方式获得。


现实严峻社工流失严重

当下,社工群体面临严峻现实。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矛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等社会服务也日益繁多,社工的作用愈发重要;另一方面,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就南京而言,据部分调查数据显示,去年社工流失率超过18%,接近20%的警戒线。在这些流失的社工中,有超过70%的人不再从事社工行业。

“近10年来,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大范围的政策推动下,社工工作在社会服务资金投入、岗位设置以及机构数量上都有较快增长。”孔静婷说,但总体而言还是面临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不高,职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尤其是一些政府购买项目周期都较短,一般一年一签,项目工作地点通常不固定,无法让社工有归属感。”孔静婷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社工在我国发展较晚,许多区域将原来街道或者社区的工作人员直接贴上社工的标签,造成“社会工作者就是街道工作人员”的假象。但事实上,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参与,需要创新建设社工社会福利、行政管理、教育培训、财政投入、就业和人事管理等一系列体制。

“社会组织、社工是最终社会服务的承担者,要建设相应环境,给社会组织营造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力度要继续加大。现在很多愿意从事社工行业、尤其是在体制外的岗位上从事社会服务的从业者很多都是凭着情怀在做事情,绝不是长久之计。要留住人,必须给予适当的激励和满足感。”江苏师范大学政学院讲师李同认为。


问题导向逐步提升认同

2013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社区党组织书记、居(村)委会主任待遇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其他专职工作者待遇,江南八区的不低于其80%,其他区县的不低于其70%”。

去年一季度,南京市政府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级落实社区专职社工待遇。同时,对通过国家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各区要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200元、100元的奖励;到2020年,力争全市45岁以下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部取得国家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

“像我们中心,初级、中级社工的薪资是不同的,而且对一线社工、项目主任等也有不同的薪资等级,这让社工们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社工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孔静婷深有感触地说。
来源:法制日报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