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社会企业已经“失焦”,引摩拜入局只会把水搅得更浑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志社工    时间: 2017-3-28 20:38
标题: 社会企业已经“失焦”,引摩拜入局只会把水搅得更浑
来源:公益资本论  作者:黎宇琳
最近摩拜单车被评为社会企业,小伙伴们表示有点懵。

如果摩拜是社会企业,那就意味着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乃至马云宣称要搞的、免押金的“小马车”也是社会企业咯?
(, 下载次数: 74)
        如果这五颜六色的小车是社会企业,那解决了更大公共交通问题的,公交车公司、地铁公司,乃至出租车公司也应该是社会企业咯? 所以,不用怀疑,把摩拜视为社会企业那是扯淡,这显然是一个拍脑袋、蹭热点的行为。就像“公益慈善论坛”的一篇文章所说:“不是摩拜需要这个奖,是这个奖需要摩拜。” 这是近年社会企业在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源自英国,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概念在落地后发生了变异,有人将之用作商业上的包装,有人用以笼络更多的社会资源,以至于这个概念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社会企业愈发面目模糊,其认定标准在中国大陆衍生出N个版本,几乎每座山头都有一套自己说法。 我还可以为这种存在已久的乱象挑出一个戏剧性的瞬间:2016年11月,首富王健林在“中国品牌论坛”上发表题为“企业的价值”的演讲,其中提到“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社会企业”,当时,公益界一片欢欣雀跃,不少人争相转发,好比久旱逢甘霖,妃子遇帝王。 我觉得,从那开始,社会企业的概念就彻底“失焦”了。
         社会企业的定义本来是很清楚的: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商业是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目的,要赚钱,但赚钱永远不是第一位的。 但要按王健林的意思,所有企业都应该是社会企业,那就是说,所有企业都应该放弃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这有可能吗?这绝不可能。投资人首先不答应,人家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你,你说我们不以赚钱为目的,绝大多数投资人要立马翻脸。 我想,王健林也许对社企的概念不太了解,他也就这么一说。但吊诡的是,为什么很多明白人在追捧这种说法呢? 只有一种解释,他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对他们有利。 当前大陆社企界最头痛的问题是,社会企业的概念虽已引进多年,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政府对此不置可否,从来也没出台什么帮扶政策;商业上是一如既往地乏人问津,除了残友集团挂牌新三板、阿里入股中和农信之外,这些年也没看到什么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倒是公益从业者对此很感兴趣,在《慈善法》依然将管理费压在10%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将社企当做缓解资金危机、提升人员薪酬的救命稻草。 归根到底,是因为社企的价值没有被真正地挖掘。目前中国大陆依然以商业的标准去衡量社企,如此一来,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社企就非常尴尬。残友集团与中和农信在一定程度上是个特例,他们在追求社会目标的同时恰好满足了资本的需求,但是,大量由NGO转化而来的小微社企没有这么好的命,资本不太接受他们的社会追求,公众也理解不了他们的商业取向,如今在夹缝中生存,混得是相当一般。

(, 下载次数: 89)
        在这样的背景下,引摩拜入局多少有点借热点破题的意味:既然原有的方式推不动,那就借势营销,谁的势比较大,就借谁的。摩拜不是当红么?那就评摩拜,有争议没关系,能吸引关注就行。 在术的层面,这大家都能理解;但在道的层面,这无疑是走歪了,好比饮鸩止渴,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社会企业在推广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在于其面目模糊,跟人说不清楚。这个概念自2007年传入至今,也有10年了,却仍像一种虚无缥缈的思潮,虽出了好几家不错的社企,但总体而言不成气候。与此同时,各门各派,各基金会,各大佬又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总是对社企的定义标新立异,力求自成一派,导致公益行业迟迟不能达成共识,而每每让不是这个行当的人看着笑话。 如今民智已开,大家伙心里都有一杆秤,以权威之名搞忽悠是行不通的,还是踏踏实实,搞一套严谨的标准,推一批公信力的社会企业才是正道。

推荐阅读独家探访大陆首家B型企业,新商业的旋风要在中国刮起?
既做公益,又能分红,香港社企DID的做法大陆能学吗?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