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善款大部分流向教育”的背后——企业捐赠应尝试多元化投入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16-4-30 12:27
标题: “善款大部分流向教育”的背后——企业捐赠应尝试多元化投入

“盖大楼、请大师、谋大事。”4月22日,搜狗公司向清华大学捐赠1.8亿元,双方共同提出这一目标。

  又一笔巨额捐赠投向高等教育领域,这样的新闻在近年已屡见不鲜。在企业捐赠不停向教育领域倾斜的背后,有这样一种担忧:如果捐赠缺乏多元化特点,慈善或许会出现教育“一头独大”、其他领域较为稀缺的局面。

  企业家捐款偏爱高等教育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阿什中心最近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慈善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2/3的慈善资金都流向了教育领域。尽管数据不尽相同,此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捐赠百杰榜”(简称“2015百杰榜”)也指出,企业的大额捐赠(1200万元及以上规模)大部分流向教育。

  当前,各大慈善机构所募集的善款中,企业捐赠占比最大,而企业偏爱将善款投向教育领域已成为普遍现象。

  据此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5百杰榜”显示,近81%的大额捐赠流向基金会,其中高校基金会占比接近整体捐赠额的一半。

  2015年,在境内机构部分,基金会整体接收捐赠金额占比80.9%,其中高校基金会接收捐赠总额超过60.84亿元,接近2015百杰榜统计全部捐赠量的一半。

  由于2015年没有大额的境外捐赠,境内各大专院校、基金会和各级政府接收捐赠总额及占比均有明显上升,其中大专院校仍是接收捐赠的主体。但同时,各级慈善会和中小学接收的捐赠数额与2014年接近,占比依然较少。

  在2015年的大额捐赠中,约有61.72亿元善款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用于高校建设、奖、助学金等项目,占捐赠总额的48.17%。

  基础教育方面,2015百杰榜显示,投入中小学建设和各类助学工程的捐赠额度约为5.87亿元,占总额的4.58%。

  “善款投向教育领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都往贫困偏远地区或义务教育阶段集中。一部分企业家在进行大额捐赠时更青睐高等教育,导致高校成了’吸金大户’。”有研究者表示。

  环保虽冷,但规模渐增

  哈佛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相比教育,中国的企业家们似乎不太愿意向环保领域捐款。

  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把钱投入到教育领域,别人很容易记住你,而投入到环保领域,则很难看到‘收成’。”

  或许这只是表面现象。就此问题,有学者发起了一次参与者上百人的调查,结果展示了一些深层原因。

  多人认为,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在人,而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

  “人的素质提高了,环保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调查结论表示,“教育发展起来了,社会各领域的精英都多了,企业才能用更少的钱,找更好的人才,更容易扩大、发展自己……有钱有技术了,环保也更好解决。”

  甚至有企业家表示,如果工人素质不高,环保根本就做不好,即便企业在环保设备方面有高投入,也需要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才能运转,“设备、药剂,都不给你好好按标准来操作,反而造成二次污染”。

  应该看到的是,企业家不爱环保的现象正在改变。近年来,环保领域大额捐赠规模在持续扩大。

  2013百杰榜显示,环保类大额捐赠与健康、医疗卫生,儿童服务,文化、艺术、体育,社会发展等方面一起被纳入“其他领域”,捐赠投入未超过5亿元。

  2015百杰榜显示,当年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大额捐赠达11.15亿元,占总善款的8.70%,位居第二,超过了基础教育和扶贫。

  业界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重视及新环保法出台有关,同时,已有企业意识到,社会需求是多元化的,慈善捐赠也应该多元化。

  捐赠如何实现多元化?

  捐赠多元化意味着善款流向多个有需求的领域,而非在少数领域“扎堆”。

  从中国慈善领域的整体善款流向来观察,民政部下属相关机构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简称《报告》)显示,当年我国社会捐赠最集中的领域前5位是医疗健康、教育、减灾与救灾、扶贫与发展、文化。

  尽管社会捐赠与企业大额捐赠的流向有一定差异,但无一例外,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慈善视野中地位突出。民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教育领域的获捐赠占比均在25%以上,2013年呈上升趋势,达到27.8%。

  对比2014年美国慈善捐赠数据,可以发现,教育也是慈善捐赠的重要领域。当年该国获得慈善捐款的共有10个领域。其中,教育占第二位,占据15.2%的比例。

  中国的慈善捐赠,尤其是企业捐赠同样面向多个领域,但较之美国,除了捐赠规模有较大差距外,捐赠结构的均衡性上有一定差距。

  《报告》中,排在第三位的减灾救灾领域接受捐赠占比约为13%,比第二位的教育少了1/2有余;而在2014年,美国的教育、社会服务、基金会领域捐款金融占捐款总额比例分别为15.2%、11.7%和11.6%;紧随其后的医疗捐赠、公共福利、文化艺术、国际事务与环境保护占比分别为8.4%、7.3%、4.8%、4.2%和2.9%。总体而言,相邻两个领域之间的差距并不夸张,呈递减之势。

  有研究者认为,要打破善款流向不均衡的局面,取决于企业决策者对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的认识,幸运的是这种现象已出现,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在教育领域之外进行慈善投入。2015年,企业家何巧女通过尝试减持股票的形式,捐赠近30亿元用于环保事业,而在中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以改良厕所为主要项目的企业基金会。

  另一方面,公众捐赠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个别大型公募基金会的公众捐赠比例甚至超过年度筹款总额的80%,慈善法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全民慈善局面的形成。当慈善的参与面越来越广,就会有更多社会问题得到关注,善款流向就会更加均衡。

  此外,慈善捐赠的领域也在交叉,比如,教育与扶贫在某些方面已融为一体,生态、科技、文化等领域也并不割裂,更多创新型慈善项目的出现,将会进一步优化慈善资源的配置。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