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建一支专业又稳定的志愿者团队?
志愿者团队建设六步曲来源:中国社工时报
作者:李晓玲 重庆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迅速。同时,“义工”这个与社会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词汇也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双工联动”、“三社联动”等模式在全国各个地域不断创新,彰显活力。充分运用志愿者资源,组建一支稳定而又有效的志愿者队伍,对于社工开展服务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那么如何组建一支专业力量过硬的志愿者团队呢?经过不断地服务提炼,总结出了志愿者团队建设六步曲:
第一步,密切了解服务对象、志愿者的需求,初步形成志愿者团队一方面,评估服务对象需求,锁定服务对象名单。为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社工可利用现有资料、家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得。在了解志愿者的需求时,要学会分清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如利他主义、公共关系、个人利益等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服务对象需求与志愿者需求以最佳的方式结合起来。在志愿者团队的组建当中需要严格挑选志愿者,确保志愿者具备具有爱心、同情心等素质,又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
第二步,组织培训,加强志愿者团队的整体实力,完善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在初期的志愿者培训主要涉及到社工机构的服务宗旨、理念、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确保志愿者今后的服务能够在机构的框架内开展。随着团队进一步发展,由于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我们的志愿者们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务能力,在社工的培训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社工与志愿者服务理念的结合,以及根据志愿者实际能力可提供的服务的技巧介绍。社工会更多的运用案例、情景扮演的方式来使愿者更加形象的了解和学习社会工作、志愿者的价值观。与传统的问题视角不同,潜能、优势视角也是运用的最多的词汇,这让志愿者们学习用正面的眼光发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协助服务对象发掘自我价值。社工在前期通过社工团队力量初步拟定志愿者管理框架,在团队形成时需通过志愿者会议与志愿者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这既可以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能动性,也可以促进他们遵循志愿者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步,社工充当桥梁,搭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接触的平台社会工作者在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与志愿者通过前期的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使得服务对象也能够信任社工,因此,社工能够以桥梁的作用搭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活动的平台。在志愿者开展服务时,社工在服务开展前会将近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告知志愿者。而志愿者在服务时后也会与社工沟通,双方共同协商,促进目标的一致性。
第四步,社工、志愿者共同制定服务计划社工在制定服务计划时,除了服务对象参与之外,还需要将志愿者引入,这种方法能够让志愿者更好的建立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及认同感,从而实现工作价值,促成服务计划的顺利实施、服务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五步,培养志愿者领袖,注重志愿者团队管理在志愿者团队进一步稳定时,社工可着重在志愿者团队中培养骨干领袖,通过小规模的形式提升他们的团队带领能力。同时对于志愿者团队,也需要通过团队建设、表彰等,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与价值感。例如定期组织志愿者参与团队活动、关心志愿者的生活与工作、节日送上温馨问候等。在社工服务的项目结束时,对于志愿者的表彰也是不可或缺。
第六步,促使志愿者领袖带领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服务,协助志愿者发现工作成效随着志愿者团队的不断壮大,志愿者领袖的能力提升,促进他们自主自发地从事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项目社工为促成这一目标实现,可制定志愿服务登记手册,当志愿者从事一项志愿服务时可登记一次,根据累计情况,在年终举办志愿者嘉奖礼,以此鼓励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同时通过志愿者督导、总结会议等协助志愿者发现工作成效,从而在志愿服务中成长、继续奉献。
【答疑】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答疑者: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袁美芝社工A问:我主要负责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工作,上一年的工作任务是筹建一支志愿服务队,但我发现,有很多志愿者只参加一两次活动就不来了。我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团队建设等方面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志愿者的流失率依然很大,这真的让我感到很挫败。究竟怎样才能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呢?
答:要知道“怎么做”,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从我以往的经验来看,志愿者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由志愿服务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是没有直接报酬的,志愿服务以“自愿奉献”为基础,本身就是相对自由的,志愿者有权选择是否参加志愿服务以及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形式等。二是志愿者无法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所需。其实,每个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都有他的动机,例如,有的想多交朋友,有的想体验“民间疾苦”,有的想得到能力上的提升,有的想获得荣誉,等等。当志愿者发现社工所组织的志愿服务不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时,自然就会离开。三是志愿者所加入的志愿服务队伍缺乏凝聚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相对自由,如果他们所加入的志愿服务队伍没有一定的组织规划,他们就会觉得自己“随时可以来,随时可以走”,对志愿服务队伍没有归属感,这样就很容易随时脱离队伍。
那么,如何根据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的特性组织稳定的团队呢?以下策略可以供你参考。首先,既然“流动”是志愿服务本身的特性,是我们改变不了的,那么,我们就不要视志愿者的流动如洪水猛兽,不要因为有几个志愿者走了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丧失了信心。其实,志愿者的流动也是在不断给我们的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因此,我们要接受“正常的流动”。不过,我们也要有一套机制去应对突然的志愿者流失,这样才不至于因志愿者的流失而影响到工作的持续开展。
一直以来,我们对志愿者都是强调“付出”,很少有人去问志愿者“你想得到什么”。其实,我们对服务对象的“以需求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志愿者。2012年,我们中心筹建了一支助学志愿服务队,人数不多,只有10个人,但这10个人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离开过。我问过与我搭档的志愿者为什么那么坚持,他说:“我登记成为志愿者已经将近20年,之前参加过很多志愿服务,我都觉得没意思。我想做实实在在的服务,在助学志愿服务中,我看到我们帮助的那些小孩的每一步成长,都会有很大的满足感。”做实在的服务,就是这些“资深志愿者”的需求。
对于一些学生志愿者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是“肯定”,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给予他们身份的认定。例如,给他们配发统一的工作证、工作手环;每年对他们进行表彰,抓住每一次机会公开对他们进行表扬;积极地帮他们申请各种优秀志愿者的评选,等等。也许有人会觉得为了得到荣誉而参加志愿服务是动机不纯,但作为社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志愿者的正当需求。特别是对学生志愿者,荣誉能提升他们的自信,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总之,供需对接,关系才会长久。
至于增强志愿服务队伍的凝聚力,社工一般都有这样的意识,但所采用的方法往往只是把志愿者们拉出去做做娱乐活动、玩玩游戏。当然,这些方法是必要的,但团队建设要做的远不止这些。首先,团队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志愿者的自由是“相对的”,加入了队伍,就必须遵循队伍的制度,这能够让志愿者尊重团队。其次,队伍中应该有分工,要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是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彼此珍惜。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