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yi020 发表于 2017-9-26 08:46:38

爱德讯|《慈善蓝皮书(2017)》繁体中文版香港发布


时间|2017年9月25日地点|香港温莎公爵社会服务大厦

    9月25日,《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7)》繁体中文版发布会暨内地-香港慈善交流论坛在香港湾仔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平图书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爱德基金会香港办公室、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北京办公室承办,得到了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施永青农村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
    出席此次发布会及论坛的主要是来自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企业、学术界、政府部门、宗教团体、社会福利机构等代表,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爱德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施永青基金创始人、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姜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和平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刚,国际培幼会CEO萧美娟,香港数码港主席林家礼,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有限公司总干事李正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等。


▲发布会及论坛现场大合照
    为了让更多香港公众全面了解《慈善蓝皮书(2017)》的基本情况,本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女士以数据说话,深入浅出地介绍了2008年至2016年间内地各项捐赠情况、内地社会组织状况、内地慈善热点事件、慈善发展总态势等内容。以内地的捐赠和发展态势为例,2008年至2016年这9年时间里,社会慈善捐赠总量和彩票公益金总量一路狂飙,2016年达到了2000多亿,2016年包括社会慈善捐助总量、志愿者捐赠时间、彩票公益金在内的社会慈善总价值高达2881亿元。“捐赠热情的高涨反映了内地慈善发展呈现多样的态势”,一方面,关于公益慈善的法律建设成效卓著,《慈善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公布执行,公益慈善在内地越来越有法可依;另一方面,网路慈善日渐发展,政府购买改变传统格局,关于乡村、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援外慈善等方面的供给与日俱增,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日渐成为慈善主体。最后,杨团为这9年的内地公益慈善事业总结了24字箴言,“总量稳定增长,结构须待完善、创新活力激增,法制还需时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
    在发布会现场,《慈善蓝皮书(2017)》的两地出版商也为在场公众带来精彩的介绍。繁体中文版的出版商——和平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刚先生强调,“慈善是一种善良的社会活动,中华民族是一个乐施好善的民族,我在香港工作了几年,亲眼见证了香港市民各种形式的慈善行动,相信本书可以为各位热衷于慈善的市民、学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内地慈善视角。”简体中文版的出版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先生强调,“蓝皮书系列已经成为内地标志性品牌,反映了当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的公益慈善,繁体版是第一年出版,希望接下来可以进一步与香港合作开发新内容,记录两地慈善事业,促进研究界与社会形成一个交流平台,推动中华慈善事业大发展。”


▲和平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施永青基金创始人、中原集团创主席施永青先生就《慈善蓝皮书(2017)》繁体中文版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我参与内地的慈善工作差不多二三十年了,九十年代就开始参与乐施会、苗圃行动,今天看到了慈善蓝皮书,我很惊奇,中国的社会组织和基金会的数量很惊人,我刚去内地工作的时候,内地是很少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的,现在这么大的数量说明内地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在网上筹款方面,我觉得已经远比香港先进,现在内地很多地方已经领先,未来两地还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我的慈善基金在内地大概有两百多个慈善项目在进行,希望以后有更多合作空间”。


▲施永青基金创始人、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
    发布会结束后,内地-香港慈善交流论坛如火如荼进行,第一个讨论的议题是“互联网筹款”。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先生和中华儿慈会副秘书长姜莹女士分享了两家基金会的互联网筹款情况与经验。丘秘书长表示,“爱德基金会的互联网筹款从2006年的10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1.3亿元,筹款额的增长是我们长期以来注重项目本身质量的结果,我们严格把控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执行及反馈,而且我们特别强调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公益项目创新、进行公益机构管理创新,我们相信中国的公益未来要怎么发展,唯有创新,我们要站在后天规划明天,要有前瞻性,未来互联网公益会更好”。姜副秘书长就儿慈会情况进行分析,“儿慈会特别注重公开透明化,大到一万小到一块,公众都可以在儿慈会网站上找到使用情况,透明决定公众的支持。公众筹款是我们一直最为关注的领域,因为公众筹款是对一家基金会整体的综合考量”。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
    随后,国际培幼会CEO萧美娟女士和香港数码港主席林家礼先生就国际及香港互联网筹款情况进行分享。国际培幼会CEO萧美娟女士表示,“面对面进行的平民捐赠在香港是很容易实现,并且已经深入人心,内地如果实行香港这种面对面的方法就很难实践。跟美国相比,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都还有很多努力可以做,特别是个人捐赠方面,虽然香港慈善是比较成熟,但是依然要学习现在内地兴盛的互联网捐款经验”。香港数码港主席林家礼先生则强调“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互联网筹款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现在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我们在慈善工作里面,我们的数据就是我们的重要资产,我们对慈善的需求很大,我们慈善还有更多事情可以继续做。机会很多,问题也很多,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就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数据系统安全,都可以为慈善服务”。


▲两地互联网筹款经验分享
    紧接着,两地慈善人士代表就第二个议题“社会企业”进行经验分享。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先生首先就社会企业在内地的定义进行表态,“内地的社会企业,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因为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社会企业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口,让社会公众可以享受到完整的公共服务。此外,目前内地存在各种独有的特殊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养老问题等,解决此类问题的企业在国外就是一般企业,但在内地就是社会企业,因为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企业要解决这些所有人都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女士赞同徐永光理事长的定义,也特别指出,“内地的社会企业是2004年第一次以文字概念的形式出现的,大致分为市场型社会企业,公益型社会企业,由于社会企业概念不统一,所以目前比较难去估算它的数量,而且内地社会企业呈现的状况是实践走在研究前面,实践走在政策前面”。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仁人学社创办人、“梦创成真”社企平台联合创办人谢家驹先生表示,“香港跟内地的情况一样,对社会企业定义也是不统一的,但还是可以梳理成两个方向的概念,一个是接受政府资助的社会企业,另一个是私人创办的社会企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业务总监黄健伟先生则指出,“2008年我们统计的香港社会企业有269家,主要是自非营利机构,2017年统计是有610家社会企业,主要来自营利机构,这几年我们没有特意去硬性制定标准说哪些是社会企业,哪些不是社会企业,因为我们希望这些有社会企业潜质的机构可以去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两地社会企业经验分享
    本次《慈善蓝皮书(2017)》繁体中文版发布会及两地慈善交流论坛在观点交流碰撞中结束,此次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推送两地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大大增进两地的慈善交流,谱写两地慈善合作的新篇章。

文字编辑|ViCo



爱德基金会是从事社会发展工作的民间公益团体,总部在南京,成立于1985年4月,与国内外各有关机构密切合作,开展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与艾滋病防治、社会福利、灾害管理、助学助孤、城市社区社会服务、教育与国际交流、社会组织培育等多方面工作。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基金会之一,爱德在多年工作中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誉,曾两次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体称号,中国消除贫困奖-机构奖,中华慈善奖等多项荣誉。


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创办,于2016年6月正式成立。立足广东,为本土社会组织提供筹款、传播等能力建设服务。筹款方面,从2016年成立开始,为76家社会组织的127个项目筹得830万善款;传播方面,打造“何以‘声’消默”品牌传播课程,服务350家社会组织。2017年99公益日,广州爱德携手153家机构的215个项目共筹得1021万善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德讯|《慈善蓝皮书(2017)》繁体中文版香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