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yi020 发表于 2017-9-23 22:23:22

社创观点| 社会企业绩效评估的“双鱼骨”模型

                                                   
编者按:近年来,社会组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可见性也不断增加。随着大量资源进入,公益慈善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带给公益慈善行业诸多的挑战。建立一套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评估办法是激励之源,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力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都来自于发达国家,然而目前影响力评估都包括了哪些方法?主要评估哪些维度?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和优势如何?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持续观测、监督和提升公益慈善项目的效果至关重要。本期慈善学人栏目带你走进影响力评估专题。
——本期主持人,李健 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
作 者张圣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
摘 要社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通过商业手段实现了公益目标,同时创造了以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为代表的双重价值。
但社会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四弱、三差、两低、一难”构成的“金字塔困境”,影响着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综合分析社会企业的价值、困境和以往社会企业绩效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关键绩效评估指标(KPI)与鱼骨图相结合,创建了由社会企业内部评估的 “CV鱼骨模型”图和社会企业外部评估的“SV鱼骨模型”图构成的“双鱼骨”绩效评估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社会企业的绩效进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360度全方位评估”,以期通过绩效评估,找寻社会企业发展的不足,推动社会企业不断优化,实现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社会企业绩效评估“双重价值” “金字塔困境” “双鱼骨模型”

正 文
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舶来于西方,它创造性地将企业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有机结合,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利用“商业+公益”的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创造了极高的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
自1993年中国社科院杜晓山教授创立扶贫社以来,社会企业开始在我国扎根。
在此之后,国内大批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看到社会企业在响应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纷纷转向这一领域寻求拓展。
但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重重困境,阻碍了社会企业对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创造。
为了解决该问题,采取合适的绩效评估方式,督促社会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为此,我们将基于对社会企业“双重价值”和“金字塔困境”的分析,试图探索出社会企业最优化的绩效评估方式,以期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企业的双重价值
为清晰表达社会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的区别和联系,阐释社会企业在市场驱动因素和使命驱动因素影响下对以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代表的双重价值的创造能力。
我们以价值创造和驱动因素为依据,对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的范围进行了“三圈定位”(参见图1):
横轴代表了社会价值,纵轴代表了企业价值,三个圈的分布代表了三类组织在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上的贡献量的大小。

图1 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的“三圈定位”图
如图所示,“商业企业圈”分布在图的左上角说明了商业企业创造了极高的企业价值和较低的社会价值。
因为商业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以为顾客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换取企业价值,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等手段,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仅有部分社会责任感强的商业企业会兼顾社会效益,为非顾客外的其他民众提供产品或服务。
“非营利组织圈”分布在图的右下角说明了非营利组织与商业企业恰恰相反,它创造了极高的社会价值和较低企业价值。
按照萨拉蒙概括的非营利组织的特征,非营利组织具有商业企业所不具备的“非利润分配性”、“志愿性”等特点,同时,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商业企业不同,它的使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非组织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社会企业圈”分布于图的右上角且驱动因素与“商业企业圈”、“非营利组织圈”相交。
这说明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相比,受到市场驱动和使命驱动的双重驱动力的影响,在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能够创造极高的企业价值和极高的社会价值。
两两比较又会发现社会企业在否定和超越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过程中的极强的优越性。
具体而言:
首先,相比于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能够通过商业化运作获取更多收益,解决非营利组织因资金来源不足、服务供给不均、独立性不强、服务专业性不强导致的“志愿失灵”问题。
其次,相比于商业企业,即便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样,也受市场驱动因素的影响,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商业企业的目的是在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兼顾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然而,社会企业的目的则是通过商业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运营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公益性。
二、社会企业的“金字塔困境”
理论上,社会企业应该能够在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超越非营利组织和商业企业。
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企业刚刚起步,大部分社会企业在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方面,面临着多样化的发展困境。
具体来说,社会企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四弱、三差、两低、一难”的社会企业 “金字塔困境”(参见图2)。

图2 社会企业的“金字塔困境”图
首先,按照企业资源理论的说法,企业首先是一种资源的集合体,然后企业的任务就是以最大效率的行为方式对资源加以利用。
这里的资源按照鲍•埃里克森等人的观点共分为三类:
1.有形资源,如厂房和资本金;
2.无形资源,如专利和商标;

3.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主要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器或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
拥有了资源储备,企业就会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对外加强竞争,对内提升监管,从而达到较高的利润回报率,实现企业净收益的最大化,创造企业价值。在这些方面,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相比,都略显逊色。
社会企业多由拥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人士组成,无论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还是知识资源,其资源储备水平和资源利用能力与商业企业相比较弱,加之社会企业多效仿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服务形式,创新意识不足,降低了社会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力。
同时,社会企业内部监管能力不强,无法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企业的发展困境。
最终导致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相比,利润回报率低,无法赢取充足的资金,难以实现较高的企业价值,这将既不利于社会企业实现社会目标,也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与非营利组织相比,虽然都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是社会企业试图采取工具理性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将效率看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容易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企业面孔和赚钱嘴脸,加之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范还不健全,使得社会企业得不到公众认同或公众认同感低,在筹资和获取其他社会支持方面逊于非营利组织。
加之,近年来由于对个别社会企业的监管不力,导致这些社会企业打着公益的“旗号”牟取暴利,严重玷污了社会企业的形象,降低了社会企业的公信力,加剧了人们的疑虑,阻碍了社会企业的发展。
这使得社会企业的社会贡献率远低于非营利组织,不利于社会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社会目标。
从社会企业的界定出发,鉴于社会企业的双重价值和“金字塔困境”。
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一种绩效考评模型,实现从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对社会企业绩效进行评估的模式,提升社会企业的利润回报率和社会贡献率,使其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目标。
三、社会企业的传统绩效评估模式

纵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研究,认可度比较高的是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和基于社会投资回报率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但二者又有着自身的缺陷,需要进一步优化。
首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是由卡普兰在2002年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估的应用模式中改编而来。
改编后的平衡计分卡包括四个范畴:社会影响、客户和关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
这种评估模式实现了对社会企业的全方位考核,能有效地提升社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但该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比如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和量化难度大,而且需要随着组织战略的发展不断更新;
2.平衡计分卡只能指明绩效指标间的联系,而不能指导管理者怎样提高绩效;
3.评估过程以社会企业自主评估为主,忽视了外部力量对社会企业评估的重要性等,影响了社会企业绩效评估的效果。
其次,基于社会投资回报率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是一种从“投入-产出-结果-影响”的社会企业运营过程出发对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进行计量的方式。
该方式更多的关注了社会企业系统化运营过程中影响社会企业目标实现的相关指标,评估过程更具动态性和指向性。
但由于该方式过多地关注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使得社会企业的企业价值绩效评估比较匮乏。
同时,某些社会价值的绩效评估目标是不可量度的,或者取得可量度的指标需要很高的成本。
此外,基于社会投资回报率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式相同,评估全过程皆是社会企业作为评估主体,没有引入外部评估力量,亦不利于发挥绩效评估的应有之效。
基于以往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型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设计了针对社会企业绩效的更加全面的评估模型及其评估模式:
运用关键绩效评估指标(KPI)这一绩效管理工具;
在遵从目标导向原则(以社会企业总体目标为核心);
“SMART”原则(具体性、可度量、可实现、现实的、有时限的指标设置);
执行原则(绩效信息能够有效指导社会企业改进自身管理和完善社会服务);
价值导向原则(强调实现社会企业的双重价值)的基础上,
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提出一种立足于社会企业性质和特征,以突破社会企业“金字塔困境”为任务。
以实现社会企业整体化发展、系统化运营为方略,综合社会企业内外部评估的“双鱼骨”社会企业绩效评估模型及其绩效评估模式。
四、“双鱼骨”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
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它被广泛用于技术、管理领域,成为用于找寻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将其与关键绩效评估指标(KPI)评估方式相结合,可以将社会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层次化、清晰化,方便了对社会企业绩效进行评估。
社会企业“双鱼骨”绩效评估模型是基于社会企业的界定,从其价值创造和困境解决两方面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绩效评估的“鱼骨”模型的思维发展而来的创新型绩效评估模型。
如图3所示,它是由代表社会价值创造绩效评估的“SV(Social Value)鱼骨模型”和代表企业价值创造绩效评估的“CV(Corporate Value)鱼骨模型”构成。
且评估主体分别为社会企业内部管理层和社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的“360度全方位评估方式”。
以期通过绩效评估,督促社会企业严格按照企业绩效评估的结果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发展状况,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企业总目标。

图3 社会企业“双鱼骨”绩效评估模型的应用模式图
1社会企业内部评估的 “CV鱼骨模型”

由上文可知,社会企业有商业企业的特点,它可以以营利者的身份参与市场,通过商业途径获取资源。
同时,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样,也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这就需要社会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为此,社会企业应从自身运营出发,对自身绩效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根据绩效信息的反馈,推动社会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和资源实力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升自身监管力度,一方面增强外部竞争能力,使其更好地创造企业价值,实现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商业企业的绩效评估指标,结合现如今社会企业发展困境和需求,我们设计了社会企业内部评估的“CV鱼骨模型”(参见图4)。
社会企业内部评估着重于在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企业的企业价值创造力。   

图4社会企业内部评估的 “CV鱼骨模型”图

该模型主要从四个维度对社会企业的企业价值创造力进行评估,即目标实现维度、资源筹集维度、创新发展维度、内部监管维度。
这四个维度贯穿着社会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对社会企业的发展而言,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2社会企业外部评估的 “SV鱼骨模型”
社会企业运用“CV鱼骨模型”对自身绩效进行评估,目的是在实现社会企业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尽可多地创造社会企业的企业价值。
相对的,运用“SV鱼骨模型” (参见图5)对社会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则更偏重于评估社会企业在创造社会价值上表现的绩效水平,目的是提升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和效果,这也是社会企业的发展初衷。
为保证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与运用“CV鱼骨模型”进行绩效评估的模式不同,运用“SV鱼骨模型”进行绩效评估,则更倾向于通过社会企业的外部评估,即政府主导下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企业评估模式,对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的绩效进行评估。
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如今的社会企业已经与当地政府、商业企业、非营利组织等许多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了合作或服务关系。
相比于社会企业自身评估,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的评估模式。
可以在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社会企业的同时,也将社会需求传达给社会企业,指导社会企业不断完善自身运营模式,提升社会价值创造力;另一方面,外部评估也是外部监管的一种有效方式。
社会多元主体通过参与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绩效评估,提升了对社会企业的了解程度,既解决了社会企业“弱认同”的困境,又增加了社会企业获取外部资助的数量和吸引外部投资合作的几率,解决了社会企业“弱扶助”的困境。
此外,社会企业在绩效评估后不断向透明化运营、高水平资质和规范化发展的目标迈进,使得社会企业在社会中的公信力逐渐增强。
提升了社会企业的发展动力和运营能力,增加了社会企业的社会贡献率,有利于社会企业更好地实现自身目标。

图5 社会企业外部评估的 “SV鱼骨模型”图
该模型也是从四个维度对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力进行评估,即目标实现维度、资质条件维度、透明运营维度、规范运营维度。
这四个维度保证了社会企业的外部评估有效、外部监管有力,时刻督促社会企业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创造社会价值。
综合来看,通过“双鱼骨”绩效评估模型获取的绩效信息将会更加准确和全面,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企业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突破“金字塔困境”,创造双重价值,实现社会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李健.破解社会企业发展的“中国式”困境: 一个定价视角.中国行政管理, 2015(8):121-125. 叶常林.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中国行政管理, 2006(11):91-94. 徐家良,陈建刚,沈文伟.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企业与公共物品供给——以深圳残友集团为例.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6):3-10. 石军伟.社会资本与企业行为选择——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在中国情境中的实证检验.1.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8-29. 陆汉文,向兴华,缑文学,史翠翠.民乐村:以合作制社会企业推进灾后生计重建.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97-98. 王海燕,姚小远.绩效评估.1.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84-185. 孙世敏.社会企业业绩计量理论、方法及其应用.1.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59-65. 付亚和,许玉林,宋洪峰.绩效管理.3.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194-195.
文章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创观点| 社会企业绩效评估的“双鱼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