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酱 发表于 2016-12-1 09:25:06

大学里,身边一般都有人被这样骗过(校园必看)

就在前几天,我刚刚陷入一场网络诈骗中,银行卡中的钱被席卷一空。事情的起因还是由于我那病态的牙齿。大概八九年前我的里牙曾接受过治疗,然而不知道是医生的原因还是我的配合不够,治疗得并不到位,于是在我的童年时刻就留下了隐患。一个月前这颗炸弹的引线终于燃尽,剧烈的疼痛使我不得不抽出很多时间往返于医院和学校之间。众所周知,牙科的治疗不是能与一次两次的发烧头痛治疗费相比的。开牙、照牙片、上药、打桩、镶牙...反反复复不退的炎症使我的治疗时间一再拖长。仅仅两个阶段过去,我的银行卡已然清零了,每月国家给大学生的那60块钱补助也显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我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父母又给我补充的几千块钱硬生生是等了半个月才盼到,老爸一发工资就直接给我打过来了大部分。从不向父母要钱的我第一次感觉特别内疚,就想着赶紧找一份兼职,把治疗费能挣回来多少就挣回来多少。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当我上课时看到桌上摆放的兼职软件广告时,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下载。然后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招数了,来钱最快的线上工作——关注公众号——获得QQ联系方式——误入虎口。网上找兼职本就不靠谱,何况那些未工作就直接让你不断交押金会费等的职位,一听就是骗子。但是当我真正遇到的时候,这些意识仿佛一下子就蒸发了。

QQ负责人让我在YY直播软件上联系培训人员,接着就进行培训。工作人员一听着是个年龄并不算大的女生,声音很好听,而且语调一听就让人很踏实。简单介绍完岗位之后,诈骗团伙就开始了他们的长线计划:“这是我们的会费,不交会费不能选择岗位。”“你必须要交押金,不然你接了任务没完成直接跑了怎么办?”“想进群需要交进群费,不然不能接任务。”“想办理退款需要交审核费,这样我们才能安排审核人员去给你调资料。”每交完一次钱都要加一个好友,然后交流一段时间之后再向你要钱。或许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不对劲,但是在我清醒之前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劝说我留下来:“不就是几百块钱吗,就算被骗了也没多少,再说了他们一听就很靠谱。”几百加几百,一圈下来不知不觉一千多块钱已经搭进去了,当她们打着最后一次交钱的名号再次向我收费的时候,我清醒了。但是为时已晚,支付宝所谓的审核所谓的举报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补救,去警局报案得到的最多也就是警察叔叔的几句安慰还有两个多小时的笔录,偶尔还能碰上几个与你同病相怜的伙伴,一边相互安慰着一边痛斥丧尽天良的骗子。大一的时候,我们宿舍经常在诈骗电话里肆意地忽悠着电话那头的骗子,玩得不亦乐乎,似乎每一个骗子到我们这里都变成了低龄儿童一样被我们耍得团团转,最后气急败坏地挂掉电话。我以为以我的聪明才智永远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实际上我太高估自己的智商了。面对骗子,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没有人在被骗之前就知道对方的底细,那样的话也就不会如此轻易的陷入骗局了。一位网友曾在他的文章里提到过“许多时候,骗术是一种心理暗示。”“骗子施加骗术的时候是有意为之,而被骗者接受时却是无意识的。”然后作者举出了小品《卖拐》里施加心理暗示的典例。一位临床心理科医生对此解释到“当骗子第一步奏效时,谁其实都难免会将信将疑,而骗子还会在此时利用种种手法进行引导,扩大你的信任,打消你的怀疑,绕过你的心理防线成功地操纵你的心理,这就是骗术的‘魔力’所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骗局,当我深陷其中的时候甚至不能清醒的判断是真是假,就这样中邪一样的不断打钱过去。而且对方有条不紊的走着流程,让我接触到她们安排的培训部、人事部、主管等人物,着实造成了很正式的假象,让我加深了对它们的信任。即便我想要中途放弃,为了拿回已上交的钱,我还是相信了他们额外交了退款的流程费,赌着心底极其微小的那一点点奇迹。贪婪、侥幸、投机取巧、轻信、从众等心理使得骗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得手。正所谓关心则乱,需要钱的容易被横财或者汇款类的骗局吸引,关心子女的容易被伪装短信欺诈,寻找爱情的容易被介绍姻缘类的信息吞没。不得不承认,诈骗犯在合理运用群众心里弱点这一领域极为出色。大学生作为刚刚半只脚踏入社会的群体,失去了家人的庇护,最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轰炸,而在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欺诈信息。那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是自己尽可能避免这些诈骗案件呢?

理智是第一代名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许多人往往是贪图小利而误入骗子的陷阱,一步步走向欺骗的深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想着“天降馅饼”的美事,这样最起码给你的防骗心理增加了一层防火墙。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任务。我很后悔在第一次交钱之前没有探查一下骗子口中的公司是否正规,到头来电话是假的、身份证是假的、营业执照也是假的,没有留下任何真实信息。网上有专门的检查企业公司是否正规的网站,虽然下午5点之后就不可以查询了,但好歹是一种保障。三思而后行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三思而后行”早在古代就时常被提及,它能保证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冲动任性而为。在跟对方交流之前想一下是否清除对方的身份,在交钱之前想一下是否合理,是否信得过对方。在归根结底,能不在网络上做的事就不要做,即便在线下寻找工作或者购买物品都有被欺骗的可能,更何况是当下鱼龙混杂的互联网时代呢?在骗子面前,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足够聪明,永远要多留一个心眼来自于:舒叶(笔名),北京市在校大学生,兴趣相当广泛,喜欢发现生活之美的山东姑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里,身边一般都有人被这样骗过(校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