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 让公益“聪明”一点
“没花一分钱推广,就吸引了16000多名用户,实际转化率在80%以上”、“参加互助社的老人每人每年节省药费就达15000元,这是巨大的市场”……在6月2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创业家年会暨社创之星年度总决赛”上,十二强选手并不避讳“谈钱”,却让在场评委点赞。这些选手中有花了半生精力投身慈善的民间草根,也有放弃英国学位扎根社区公益的女大学生。i创筹联合创始人杜葵认为,这代表着我国的社会企业越来越成熟,“商业运营代表可持续发展,自我造血才能更好发挥社会价值。”“政府想做做不好,NGO想做做不了,普通企业又不肯去做的事,就是社会企业的领域。”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说,社会企业要用商业的手段来达到公益的目的,比起NGO多了自我造血功能,又不像普通企业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商业模式会不会让公益打折扣?“社创之星”五强之一李海市认为,社会企业反而是更“聪明”的方式。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就职多年,熟悉中国公益界的他发现我国缺乏专注于食品安全的公益组织。在民生最相关的领域出现短板,在李海市看来,是因为“NGO需要社会尤其是政府和企业资助。但食品安全领域容易触碰企业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可以说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活儿,愿意资助的人很少”。因为无法自我造血,NGO难免趋向于“资源指向型”,真正棘手的领域反而缺乏关注。想要做“问题指向型”的公益,社会企业的模式是一个好办法。目前,李海市的“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帮助农户和农业创业企业做产品安全检测,并制定质量提高方案。有偿模式让中心更加可持续运营,未来“啄木鸟”还将搭建包含食品质量、营养等要素的食品安全数据库。他认为,其商业化后衍生的产品会具有更大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除了解决传统NGO难以触及的痛点,社会企业因为要在市场上拼杀本身也需要更多智慧。按照杜葵的话说:“优秀的社会企业更需要洞察人性。”在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看来,这份被逼出来的智慧恰恰提高了公益的质量,“没有智慧的行善无异于作恶,因为没有智慧的公益可能调动的是人性中更自私的一面,使得受助者自我看低,而智慧的公益是把人善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调动出来,用正向的能量去影响别人,从而也改变做公益的人本身。”杜葵认为,本次“社创之星”大赛中最受欢迎的两个项目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获得最高奖金的“路人甲”小额捐助平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最有潜力的公益蓝海恰恰是10元的小额度捐助。宋燕京的“福寿百年”老年互助社则摘得了最佳人气奖。在创始人韩靖心中,“路人甲”的核心是“筹众”即吸引捐助人的关注。“我想让大家知道公益可以是快乐的事情。通过微捐助,不仅可以收获感谢信和反馈函,更有价值远超10元的商家优惠券。”他介绍,“路人甲”将来还会让捐助人直接参与公益活动,让更多人接近公益。颠覆了传统养老院的模式,“福寿百年”选择“小老帮助大老”,而互助社本身只做团队建设、护理辅导和公益讲座。“用担心、可怜的态度去对待老人,老人就失去了生活动力。互助即自助的模式反而让他们有了精神。”宋燕京最终将互助社的理念定为“提升生命能量”,就是希望老人可以自己实现突破。在企业架构上精心策划,社创企业也有了多样的盈利模式:“福寿百年”的社区自助养老模式除了让每位入社老人缴纳低廉的入会费外,更吸引了政府购买;“路人甲”则明确不会从捐助者身上盈利,利润全部来自想要借助平台发放优惠券的企业。韩靖认为,公益属性和企业属性无疑是互补的,企业盈利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展公益;公益属性也无疑是企业最好的招牌,大大降低了吸引用户、对接社会资源的成本。在杜葵看来,盈利只是表面,社会企业更多地给公益事业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过去的NGO没有客户意识,将受助者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而社会企业越来越注意到受助者只是用户,真正的客户在于购买者和捐助者。它们有了鲜明的服务意识后,无疑会更多地撬动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该公益领域,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作为捐助者、关注者的‘因’多了,受助者作为结果自然会变好,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捐助者比受助者更重要。”徐永光也持这种观点,他列举了印度一家社会企业的例子:这家专注为穷人做心脏搭桥的印度公司价格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事故率比美国还低。在徐永光看来,社会企业逐步改变着公益生态:公益不一定是心酸、悲惨的,公益项目所提供的服务也不见得低人一等。相反,高效撬动社会资源实现多赢将会是社会企业努力的方向。对于社会企业未来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学习商业方法、完善运营模式,杜葵还建议社会创业者们要有开放心态,多与他人分享。“社会价值不会如同商业价值一样因为复制而减少。社会企业的本质是要解决社会问题,所以不但不要搭建壁垒,反而要多多合作,甚至期待别人‘抄袭’。”作者:程盟超(来源:中国青年报)
页:
[1]